第194章 贤弟一个太平的益州
推荐阅读:极道剑尊、叩问仙道、机战:先驱者的归来、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大荒剑帝、彼岸之主、仙工开物、遮天记、混沌天帝诀、吞噬古帝、
第一百九十四章
刘备此刻正坐在的卢上,悠哉悠哉的走在军队的中间。
身边同样骑着马的是徐庶。
刘备一边骑着马,一边跟徐庶商量起来。
“元直,为何就带三万兵马入蜀,万一打不过张鲁怎么办?”
“我荆州又不是没有兵马,我记得收降曹操那七万辅兵之后,我荆州兵马快达到四十万了。”
“就带这三万兵马,会不会太寒酸了。”
徐庶听到刘备如此说法,赶紧解释道:
“主公,我们近几日不断的整训新编士卒,已经成功的把40万兵马,变成的16万兵马。”
“这三万还是大家细算之下硬挤出来的,毕竟主公您要守的地盘太多。”
“又要守宛城,又要守汝南,还要守荆南荆北。主公现在的兵力是有一些捉襟见肘。”
刘备听到徐庶的话,有些不理解,这兵怎么越整训越少了呢?
那可是40万大军,如今变到区区的16万大军。
而且还要分布在刘备的所有地盘上,这不是实力变得更弱了吗?
“兵为何会变得这么少?”刘备迟疑的问道。
徐庶赶紧解释:
“我们之前近四十万大军,也仅仅有徐坤那五万,还有云长那一万,主公手里一万,这七万兵马是战兵。”
“唯有这七万人是能拿的出去作战的军队。”
“而如今经过我们几番淘汰整训,不断的压缩编制。”
“我们把整个荆州的臃肿去掉了,现如今这十六万都是战兵。”
荆州之前就是辅兵太多了,导致整个荆州的财政差点要被这些府兵吃垮。
这些辅兵真论实力,又没有多大的战斗力,在徐坤看来是一种负担。
徐坤、诸葛亮商议后,他们决定搞了一轮大军改,把这40万部队老弱病残皆尽数裁撤。
裁撤掉的兵,大多是一些身体比较弱的兵,承受不了更大作战任务,或者一些不遵守军令的老兵油子。
徐坤和诸葛亮干脆把他们踢出了作战序列,在净化整改下,只保留这16万主力。
这样不仅缓解了荆州的财政,还增加了自己的能作战兵力。
更重要的是,整个荆州现在的兵马数是实的,这样徐坤和诸葛亮在算兵力的时候,就不会把虚辅兵兵力算进去。
刘备听到徐庶的话之后,点了点头。
又疑惑的问道:“那我们的辅兵去哪儿了?”
“近四十万的人马裁撤掉那么多,如今只剩下十六万,那也就是说,我们还有二十四万的辅兵,都去哪了?”
徐庶听到刘备的疑问后,想了想回道:
“主公,这件事你一会问问于禁将军。”
“我记得应该是交给了于禁、郝昭两位将军,他们用于屯田了。”
“因为南阳地区经过张绣和曹操的挥霍与暴虐之后,整个南阳地区的百姓稀少,又有大量的土地闲置。”
“子厚和孔明他们决定在南阳和汝南两(本章未完,请翻页)
刘备此刻正坐在的卢上,悠哉悠哉的走在军队的中间。
身边同样骑着马的是徐庶。
刘备一边骑着马,一边跟徐庶商量起来。
“元直,为何就带三万兵马入蜀,万一打不过张鲁怎么办?”
“我荆州又不是没有兵马,我记得收降曹操那七万辅兵之后,我荆州兵马快达到四十万了。”
“就带这三万兵马,会不会太寒酸了。”
徐庶听到刘备如此说法,赶紧解释道:
“主公,我们近几日不断的整训新编士卒,已经成功的把40万兵马,变成的16万兵马。”
“这三万还是大家细算之下硬挤出来的,毕竟主公您要守的地盘太多。”
“又要守宛城,又要守汝南,还要守荆南荆北。主公现在的兵力是有一些捉襟见肘。”
刘备听到徐庶的话,有些不理解,这兵怎么越整训越少了呢?
那可是40万大军,如今变到区区的16万大军。
而且还要分布在刘备的所有地盘上,这不是实力变得更弱了吗?
“兵为何会变得这么少?”刘备迟疑的问道。
徐庶赶紧解释:
“我们之前近四十万大军,也仅仅有徐坤那五万,还有云长那一万,主公手里一万,这七万兵马是战兵。”
“唯有这七万人是能拿的出去作战的军队。”
“而如今经过我们几番淘汰整训,不断的压缩编制。”
“我们把整个荆州的臃肿去掉了,现如今这十六万都是战兵。”
荆州之前就是辅兵太多了,导致整个荆州的财政差点要被这些府兵吃垮。
这些辅兵真论实力,又没有多大的战斗力,在徐坤看来是一种负担。
徐坤、诸葛亮商议后,他们决定搞了一轮大军改,把这40万部队老弱病残皆尽数裁撤。
裁撤掉的兵,大多是一些身体比较弱的兵,承受不了更大作战任务,或者一些不遵守军令的老兵油子。
徐坤和诸葛亮干脆把他们踢出了作战序列,在净化整改下,只保留这16万主力。
这样不仅缓解了荆州的财政,还增加了自己的能作战兵力。
更重要的是,整个荆州现在的兵马数是实的,这样徐坤和诸葛亮在算兵力的时候,就不会把虚辅兵兵力算进去。
刘备听到徐庶的话之后,点了点头。
又疑惑的问道:“那我们的辅兵去哪儿了?”
“近四十万的人马裁撤掉那么多,如今只剩下十六万,那也就是说,我们还有二十四万的辅兵,都去哪了?”
徐庶听到刘备的疑问后,想了想回道:
“主公,这件事你一会问问于禁将军。”
“我记得应该是交给了于禁、郝昭两位将军,他们用于屯田了。”
“因为南阳地区经过张绣和曹操的挥霍与暴虐之后,整个南阳地区的百姓稀少,又有大量的土地闲置。”
“子厚和孔明他们决定在南阳和汝南两(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9/9755/93691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