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朱棣:什么?我儿子十几年前的信
推荐阅读: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混民国,不借就抢、官道雄途、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云养合欢宗:曹贼从仙子开始臣服、呢喃诗章、斗罗直播间:观众全是唐三仇敌!、恐游,开局病娇妹妹求我别杀她、
此刻。</p>
千古以来的大骗局出现了。</p>
共享天下四个字。</p>
那可是意义太大了。</p>
而历史上的宁王在借兵给朱棣后,在朱棣事成之后就被朱棣给圈禁在了都城了,再也不复兵权尽掌。</p>
不过在现在,朱棣自然是十分真挚的。</p>
“四哥。”</p>
“你相信这世间有未卜先知吗?”朱权却没有立刻答应朱棣什么,而是一脸认真的看着朱棣问道。</p>
听到这。</p>
朱棣一脸的诧异茫然,不解道:“十七弟此话何意?”</p>
“削藩,靖难,十二哥之死,乃至于朱允炆的所有举措,都已经被未卜先知出来了。”</p>
“而且这未卜先知在十几年前就预料到了今日之局。”朱权缓缓开口道,看似天方夜谭的事情,可在朱权的口中说出却是格外的认真。</p>
而朱棣仍然是一脸茫然,似乎完全不明白为何朱权说出这种话?</p>
有些不合逻辑。</p>
如若不是看着朱权这般认真的样子,朱棣都以为朱权是在戏弄他了。</p>
“十七弟,你想要说什么?难道不愿借兵?”朱棣脸色有些难看的再次问道。</p>
朱权摇了摇头。道:“在我违背朝廷旨意不出兵围剿时,四哥应该就明白了我的意思。”</p>
“实则。”</p>
“在你今日入城前,我就已经做好了起兵的准备。”</p>
“如若你不信任我,不愿意入城相见,我不会为难四哥,但也不会出兵增援四哥,倘若四哥兵败了,我也会起兵与朝廷斗到底,鱼死网破。”</p>
听到这。</p>
朱棣眼前一亮,立刻道:“如此看来,十七弟愿意借兵了?”</p>
“现在,我要告诉四哥一件事情,但四哥一定要镇定。”朱权一脸严肃道。</p>
看着这样子。</p>
朱棣也是认真点了点头,当即道:“我都造反了,还有什么事情还能让我不镇定?”</p>
朱权见此。</p>
直接从桌子上拿出了一个盒子,然后缓缓打开,从其中取出了一封信,对着朱棣一递。</p>
“四哥。”</p>
“这是十几年前,高政弥留之际亲手写给我的。”</p>
“你看了信后,一定要镇定。”朱权严肃的说道。</p>
“高政?”</p>
朱棣一听自己儿子的名字,整个人都呆了。</p>
“高政在信里面写了什么?”</p>
“而且为什么留给你,不给我?”朱棣有些吃味的说道。</p>
“你自己看吧,但愿四哥你能够平静一些。”朱权笑了笑,也没有多言。</p>
反正在看到十几年前的这封书信后,朱权是完全被惊到了。</p>
未卜先知!</p>
宛若天人!</p>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而且这信件确实是十几年前朱高政亲手交给自己的,朱权都怀疑被人调包了。</p>
看着朱权这样子。</p>
朱棣也是立刻打开书信一看。</p>
当看到了上面的内容,朱棣的表情瞬间就大变了,表情从惊讶到震惊,最后到呆滞。</p>
几乎就是十几个呼吸的时间。</p>
持续了好一阵后。</p>
朱棣一脸惊愕的握紧手中的信。</p>
“十七弟。”</p>
“你…你确定这信是十几年前高政交给你的?不是现在?”</p>
“你没有与我开玩笑吧?”朱棣凝视着朱权,不敢相信的问道。</p>
“四哥,难道高政的字你认不出吗?”朱权则是反问道。</p>
朱棣在此拿起书信定睛一看,下意识点了点头:“的确,这就是高政的字,很难模仿出来的。”</p>
“可是…这怎么会啊?”</p>
“高政竟然在十几年前就预言到了如今的情形?”</p>
“朱允炆继位,朱允炆削藩,下狱了诸王,逼死了老十二,而且甚至连朝廷调动大宁之兵都预料到了。”</p>
“这怎么可能啊?”</p>
“高政他怎么做到的?”</p>
此刻。</p>
朱棣的心情是真的难以平静下来。</p>
“所以我才会让四哥你平静。”</p>
“未卜先知,这是真的存在的,而且还存在于高政。”</p>
“也正是因为高政的这一封书信,我才会违逆了朝廷的旨意,不发兵,因为我相信高政,他不会害我。”朱权严肃的说道,话里带着对朱高政的浓浓信任。</p>
纵然过去了十几年。</p>
昔日幼年时的情谊,朱权仍然没有忘记。</p>
听到朱权这话。</p>
朱棣带着一种难言感激的看着朱权:“总之,十七弟你既然选择相信高政,也是选择相信我,我朱棣在此立誓,绝不会负你。”</p>
说着。</p>
朱棣直接咬破了手指,然后拿着自己儿子所写书信的背面,放在桌子上,直接就用手指在上写下了一句血字。</p>
“朱棣在此立誓,此生如若辜负十七弟朱权兄弟情谊,必堕九幽而不复。”</p>
这一句血字就直接呈现在了朱权的眼前。</p>
“四哥,你这是做什么?”</p>
朱权见此一幕,有感动,但也有着一种复杂。</p>
“十七弟相信我朱棣,而这血书便是我对十七弟的承诺。”</p>
“他日,我必让十七弟成为天下最尊贵的王,享富贵荣华。”朱棣严肃的说道。</p>
此刻。</p>
朱权推心置腹,朱棣也没有再用什么共享天下之言来说,毕竟那的确是有些不切实际了。</p>
“如此。”</p>
“四哥的这恩,弟弟受了。”朱权也是郑重的回道,将这血书收了起来。</p>
的确。</p>
这一份承诺也定然是能够让朱权安心不少的,比之空口白牙的承诺,这毫无疑问是事实。</p>
“十七弟。”</p>
“我也没有想到啊。”</p>
“十几年后的今日还能够看到高政的信,而且高政还预料到了今日,还帮我一把。”朱棣万分感慨的道,此刻他的心都难以平静下来。</p>
对于朱棣此番表现,朱权自然是没有任何意外的。</p>
“当初高政还在的时候,都觉得他老成,可都没有想到他竟然如此厉害,未卜先知,十几年后的事情都预料到了。”</p>
“只不过,他终究是没有防住吕氏那个贱女人,还是为她所害。”</p>
“倘若高政与雄英都还活着,如今之大明又岂会是现在这般?”</p>
“当真可恨啊。”朱权也是捏紧拳头,一脸愤怒的说道。</p>
“吕氏。”</p>
提及吕氏,朱棣眼中也尽是冷意。</p>
以前。</p>
对于自己儿子的死,朱棣心中只是有着几分猜测,但如今看到了这书信后,朱棣可以肯定了,绝对是吕氏所为。</p>
……</p>
千古以来的大骗局出现了。</p>
共享天下四个字。</p>
那可是意义太大了。</p>
而历史上的宁王在借兵给朱棣后,在朱棣事成之后就被朱棣给圈禁在了都城了,再也不复兵权尽掌。</p>
不过在现在,朱棣自然是十分真挚的。</p>
“四哥。”</p>
“你相信这世间有未卜先知吗?”朱权却没有立刻答应朱棣什么,而是一脸认真的看着朱棣问道。</p>
听到这。</p>
朱棣一脸的诧异茫然,不解道:“十七弟此话何意?”</p>
“削藩,靖难,十二哥之死,乃至于朱允炆的所有举措,都已经被未卜先知出来了。”</p>
“而且这未卜先知在十几年前就预料到了今日之局。”朱权缓缓开口道,看似天方夜谭的事情,可在朱权的口中说出却是格外的认真。</p>
而朱棣仍然是一脸茫然,似乎完全不明白为何朱权说出这种话?</p>
有些不合逻辑。</p>
如若不是看着朱权这般认真的样子,朱棣都以为朱权是在戏弄他了。</p>
“十七弟,你想要说什么?难道不愿借兵?”朱棣脸色有些难看的再次问道。</p>
朱权摇了摇头。道:“在我违背朝廷旨意不出兵围剿时,四哥应该就明白了我的意思。”</p>
“实则。”</p>
“在你今日入城前,我就已经做好了起兵的准备。”</p>
“如若你不信任我,不愿意入城相见,我不会为难四哥,但也不会出兵增援四哥,倘若四哥兵败了,我也会起兵与朝廷斗到底,鱼死网破。”</p>
听到这。</p>
朱棣眼前一亮,立刻道:“如此看来,十七弟愿意借兵了?”</p>
“现在,我要告诉四哥一件事情,但四哥一定要镇定。”朱权一脸严肃道。</p>
看着这样子。</p>
朱棣也是认真点了点头,当即道:“我都造反了,还有什么事情还能让我不镇定?”</p>
朱权见此。</p>
直接从桌子上拿出了一个盒子,然后缓缓打开,从其中取出了一封信,对着朱棣一递。</p>
“四哥。”</p>
“这是十几年前,高政弥留之际亲手写给我的。”</p>
“你看了信后,一定要镇定。”朱权严肃的说道。</p>
“高政?”</p>
朱棣一听自己儿子的名字,整个人都呆了。</p>
“高政在信里面写了什么?”</p>
“而且为什么留给你,不给我?”朱棣有些吃味的说道。</p>
“你自己看吧,但愿四哥你能够平静一些。”朱权笑了笑,也没有多言。</p>
反正在看到十几年前的这封书信后,朱权是完全被惊到了。</p>
未卜先知!</p>
宛若天人!</p>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而且这信件确实是十几年前朱高政亲手交给自己的,朱权都怀疑被人调包了。</p>
看着朱权这样子。</p>
朱棣也是立刻打开书信一看。</p>
当看到了上面的内容,朱棣的表情瞬间就大变了,表情从惊讶到震惊,最后到呆滞。</p>
几乎就是十几个呼吸的时间。</p>
持续了好一阵后。</p>
朱棣一脸惊愕的握紧手中的信。</p>
“十七弟。”</p>
“你…你确定这信是十几年前高政交给你的?不是现在?”</p>
“你没有与我开玩笑吧?”朱棣凝视着朱权,不敢相信的问道。</p>
“四哥,难道高政的字你认不出吗?”朱权则是反问道。</p>
朱棣在此拿起书信定睛一看,下意识点了点头:“的确,这就是高政的字,很难模仿出来的。”</p>
“可是…这怎么会啊?”</p>
“高政竟然在十几年前就预言到了如今的情形?”</p>
“朱允炆继位,朱允炆削藩,下狱了诸王,逼死了老十二,而且甚至连朝廷调动大宁之兵都预料到了。”</p>
“这怎么可能啊?”</p>
“高政他怎么做到的?”</p>
此刻。</p>
朱棣的心情是真的难以平静下来。</p>
“所以我才会让四哥你平静。”</p>
“未卜先知,这是真的存在的,而且还存在于高政。”</p>
“也正是因为高政的这一封书信,我才会违逆了朝廷的旨意,不发兵,因为我相信高政,他不会害我。”朱权严肃的说道,话里带着对朱高政的浓浓信任。</p>
纵然过去了十几年。</p>
昔日幼年时的情谊,朱权仍然没有忘记。</p>
听到朱权这话。</p>
朱棣带着一种难言感激的看着朱权:“总之,十七弟你既然选择相信高政,也是选择相信我,我朱棣在此立誓,绝不会负你。”</p>
说着。</p>
朱棣直接咬破了手指,然后拿着自己儿子所写书信的背面,放在桌子上,直接就用手指在上写下了一句血字。</p>
“朱棣在此立誓,此生如若辜负十七弟朱权兄弟情谊,必堕九幽而不复。”</p>
这一句血字就直接呈现在了朱权的眼前。</p>
“四哥,你这是做什么?”</p>
朱权见此一幕,有感动,但也有着一种复杂。</p>
“十七弟相信我朱棣,而这血书便是我对十七弟的承诺。”</p>
“他日,我必让十七弟成为天下最尊贵的王,享富贵荣华。”朱棣严肃的说道。</p>
此刻。</p>
朱权推心置腹,朱棣也没有再用什么共享天下之言来说,毕竟那的确是有些不切实际了。</p>
“如此。”</p>
“四哥的这恩,弟弟受了。”朱权也是郑重的回道,将这血书收了起来。</p>
的确。</p>
这一份承诺也定然是能够让朱权安心不少的,比之空口白牙的承诺,这毫无疑问是事实。</p>
“十七弟。”</p>
“我也没有想到啊。”</p>
“十几年后的今日还能够看到高政的信,而且高政还预料到了今日,还帮我一把。”朱棣万分感慨的道,此刻他的心都难以平静下来。</p>
对于朱棣此番表现,朱权自然是没有任何意外的。</p>
“当初高政还在的时候,都觉得他老成,可都没有想到他竟然如此厉害,未卜先知,十几年后的事情都预料到了。”</p>
“只不过,他终究是没有防住吕氏那个贱女人,还是为她所害。”</p>
“倘若高政与雄英都还活着,如今之大明又岂会是现在这般?”</p>
“当真可恨啊。”朱权也是捏紧拳头,一脸愤怒的说道。</p>
“吕氏。”</p>
提及吕氏,朱棣眼中也尽是冷意。</p>
以前。</p>
对于自己儿子的死,朱棣心中只是有着几分猜测,但如今看到了这书信后,朱棣可以肯定了,绝对是吕氏所为。</p>
……</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3/3060/32949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