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朱高政给朱棣的信!
推荐阅读: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混民国,不借就抢、官道雄途、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云养合欢宗:曹贼从仙子开始臣服、呢喃诗章、斗罗直播间:观众全是唐三仇敌!、恐游,开局病娇妹妹求我别杀她、
以前。</p>
朱棣就觉得自己儿子的死,还有自己大侄儿的死太过蹊跷突厄了。</p>
只是当初爆发的毕竟是天花,根本并非人力能够操纵的了的,哪怕事后去调查也根本查不出任何来,纵然有所怀疑,最后没有证据下也是不了了之。</p>
“看来。”</p>
“我就不该忍让到了剑在头上才造反,早就该了。”</p>
“不仅仅是为了存身,更是为了高政报仇。”朱棣冷冷道。</p>
看到了这一封书信后,朱棣又给自己起兵靖难找到了一个理由了,复仇,为子复仇。</p>
“四哥。”</p>
“刚刚给你看的还只是第一封信,高政还单独留下了两封信,言明了见到了你之后再给你,应该是高政有什么话要对你说。”朱权又冲盒子里拿出了两封信来。</p>
“好。”</p>
朱棣这下已经镇定了下来。</p>
急忙接过了这剩下的两封信。</p>
这两封还没有开启的。</p>
一看。</p>
父,朱棣亲启。</p>
母,徐妙云亲启。</p>
显然。</p>
这两封信是分别留给了朱棣与徐妙云的。</p>
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好似跨时空的对话,朱棣缓缓打开了朱高政给自己的信。</p>
入眼!</p>
“老爹,在你看到这封信后,应该已经是十几年后,按我的推算,你也应该造反了。”</p>
“这反,造得好。”</p>
“朱允炆那个贱种,该死。”</p>
“当初防了又防,可终究是没有防住,果然还是要心狠一点。”</p>
“爹。”</p>
“这一次造反,在我的推算下,只要你稳步的推进,一定可以获胜。”</p>
“这一战,并非是单单是你与朱允炆的一战,更是武臣与文臣的一战。”</p>
“在大战打响之后,只要爹你赢得了几番胜利,只要你能够长久不被朝廷大军镇压,你就会发现应天府,还有天下很多的武将都会心向着你。”</p>
“建文!代表着抑武!”</p>
“朱允炆那家伙想着重文轻武,朝堂上的许多武臣不会同意的,只要爹你胜了几场,未来你就会发现朝廷不会有多少能将可用。”</p>
“事关于朝堂武臣的利益,他们会深思熟虑的。”</p>
“还有,在见到了权子后,你可别用什么共享天下的话来骗他,我们家和权子这么好的交情,他能够出兵帮助就是最大的恩,我们家绝对不能忘记,以后一定要好好对他,不说兵权,以后一定要给权子最大的荣华富贵,给他最大的殊荣。”</p>
“总之。”</p>
“我想要告诉你的是,既然已经造反了,那就一鼓作气下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p>
“……”</p>
朱棣凝视着书信里,朱高政十几年前的话,再次精准预言到了现在的情况,甚至都将朱棣未来的路给定下了。</p>
饶是朱棣。</p>
此刻也是非常的惊骇。</p>
“高政。”</p>
“他真的乃是天人转世啊。”</p>
“竟真的能够未卜先知到了如此地步。”</p>
看完了信后,朱棣再次发出了一声感慨来。</p>
“高政又说了什么?”朱权好奇问道。</p>
朱棣没有废话,直接将手中的书信对着朱权一递。</p>
当看完了这书信后,朱权的表情也是变得严肃起来,更是带着一种认同感。</p>
“高政。”</p>
“当真是厉害啊。”</p>
“如若未来事成了,高政书信的事情传出去,绝对会引起天下大惊,甚至于也会成为历史上的一个悬案。”朱权也感慨了一句。</p>
可以说。</p>
朱高政将他对靖难,对未来朱棣要如何行事,还要朝廷的窘境,几乎都预言到了。</p>
而且就单单从现在来看,朝廷似乎也是逐步向着朱高政所描绘的地步落去。</p>
“的确。”</p>
“高政在这信里写了一句,这一次造反并非是单单我朱棣造了朱允炆的反,更是代表了天下武臣造了朱允炆的反。”</p>
“这一点,便可利用。”朱棣深以为然的说道。</p>
随后。</p>
朱棣又看向了剩下这一封没有打开的信:“这一封是高政留给他娘的,等之后归于北平,我再行交给他娘。”</p>
而朱权此刻也变得正色起来。</p>
走回了桌子前,拿出了一个盒子来。</p>
继而直接对着朱棣一递。</p>
“四哥。”</p>
“废话,我就不多说了。”</p>
“大宁兵符在此,朵颜三卫,大宁卫,总计十八万大军,皆可由你调度。”朱权一脸正色的对着朱棣说着,将手中装着兵符的盒子也对着朱棣一递。</p>
朱棣看着递过来的兵符,手也是略微颤抖的接了过来。</p>
到了现在。</p>
他也已经没有多少犹豫的时间了。</p>
这兵符,便是大宁府十八万的大军,一支真正战力强横的边军,朵颜三卫更是昔日的蒙古部落所组建,更是战力强横。</p>
“十七弟之恩。”</p>
“朱棣,永世不忘。”</p>
朱棣捧着兵符,继而躬身对着朱权一拜,充满了感激之意。</p>
“四哥无需如此。”</p>
朱权立刻一步上前,将朱棣给扶了起来。</p>
“此番,我也是被高政所打动了。”</p>
“正如高政所言,朱允炆一朝得势,他日也定然不会放过我,既如此,那不如与他拼了。”</p>
“大宁兵权,从今日起就是四哥你的了。”</p>
“无论成败,这兵权都是四哥的了。”朱权十分认真的说道。</p>
显然。</p>
这话里的意思很明显。</p>
败了!</p>
这大宁之军必然会覆灭。</p>
而胜了!</p>
未来朱棣就会造反成功,登上那个位置,成为大明的皇帝,这兵权自然也会是他的。</p>
“十七弟。”</p>
“大恩不言谢。”</p>
“朱棣必不会负你。”朱棣再次保证道。</p>
……</p>
应天府,大明皇宫!</p>
文渊阁大殿。</p>
“皇上。”</p>
“刚刚收到了密报。”</p>
“燕逆已经率军破了松亭关,刘真叛国,卜万将军殉国而死。”</p>
“如今…如今燕逆只怕已经与宁王朱权见面了。”</p>
齐泰脸色难看的向着朱允炆禀告道。</p>
“皇明祖训。”</p>
“藩王不得私下相见,违令者,当即擒拿。”</p>
“该死的朱棣,该死的朱权。”</p>
“他们怎么敢?”</p>
朱允炆此刻脸色铁青,显然是感觉到了强烈的不安。</p>
“齐尚书。”</p>
“大将军已经率军兵临北平城近二十日了,究竟何时才能破城?”方孝孺看向了齐泰问道。</p>
……</p>
朱棣就觉得自己儿子的死,还有自己大侄儿的死太过蹊跷突厄了。</p>
只是当初爆发的毕竟是天花,根本并非人力能够操纵的了的,哪怕事后去调查也根本查不出任何来,纵然有所怀疑,最后没有证据下也是不了了之。</p>
“看来。”</p>
“我就不该忍让到了剑在头上才造反,早就该了。”</p>
“不仅仅是为了存身,更是为了高政报仇。”朱棣冷冷道。</p>
看到了这一封书信后,朱棣又给自己起兵靖难找到了一个理由了,复仇,为子复仇。</p>
“四哥。”</p>
“刚刚给你看的还只是第一封信,高政还单独留下了两封信,言明了见到了你之后再给你,应该是高政有什么话要对你说。”朱权又冲盒子里拿出了两封信来。</p>
“好。”</p>
朱棣这下已经镇定了下来。</p>
急忙接过了这剩下的两封信。</p>
这两封还没有开启的。</p>
一看。</p>
父,朱棣亲启。</p>
母,徐妙云亲启。</p>
显然。</p>
这两封信是分别留给了朱棣与徐妙云的。</p>
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好似跨时空的对话,朱棣缓缓打开了朱高政给自己的信。</p>
入眼!</p>
“老爹,在你看到这封信后,应该已经是十几年后,按我的推算,你也应该造反了。”</p>
“这反,造得好。”</p>
“朱允炆那个贱种,该死。”</p>
“当初防了又防,可终究是没有防住,果然还是要心狠一点。”</p>
“爹。”</p>
“这一次造反,在我的推算下,只要你稳步的推进,一定可以获胜。”</p>
“这一战,并非是单单是你与朱允炆的一战,更是武臣与文臣的一战。”</p>
“在大战打响之后,只要爹你赢得了几番胜利,只要你能够长久不被朝廷大军镇压,你就会发现应天府,还有天下很多的武将都会心向着你。”</p>
“建文!代表着抑武!”</p>
“朱允炆那家伙想着重文轻武,朝堂上的许多武臣不会同意的,只要爹你胜了几场,未来你就会发现朝廷不会有多少能将可用。”</p>
“事关于朝堂武臣的利益,他们会深思熟虑的。”</p>
“还有,在见到了权子后,你可别用什么共享天下的话来骗他,我们家和权子这么好的交情,他能够出兵帮助就是最大的恩,我们家绝对不能忘记,以后一定要好好对他,不说兵权,以后一定要给权子最大的荣华富贵,给他最大的殊荣。”</p>
“总之。”</p>
“我想要告诉你的是,既然已经造反了,那就一鼓作气下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p>
“……”</p>
朱棣凝视着书信里,朱高政十几年前的话,再次精准预言到了现在的情况,甚至都将朱棣未来的路给定下了。</p>
饶是朱棣。</p>
此刻也是非常的惊骇。</p>
“高政。”</p>
“他真的乃是天人转世啊。”</p>
“竟真的能够未卜先知到了如此地步。”</p>
看完了信后,朱棣再次发出了一声感慨来。</p>
“高政又说了什么?”朱权好奇问道。</p>
朱棣没有废话,直接将手中的书信对着朱权一递。</p>
当看完了这书信后,朱权的表情也是变得严肃起来,更是带着一种认同感。</p>
“高政。”</p>
“当真是厉害啊。”</p>
“如若未来事成了,高政书信的事情传出去,绝对会引起天下大惊,甚至于也会成为历史上的一个悬案。”朱权也感慨了一句。</p>
可以说。</p>
朱高政将他对靖难,对未来朱棣要如何行事,还要朝廷的窘境,几乎都预言到了。</p>
而且就单单从现在来看,朝廷似乎也是逐步向着朱高政所描绘的地步落去。</p>
“的确。”</p>
“高政在这信里写了一句,这一次造反并非是单单我朱棣造了朱允炆的反,更是代表了天下武臣造了朱允炆的反。”</p>
“这一点,便可利用。”朱棣深以为然的说道。</p>
随后。</p>
朱棣又看向了剩下这一封没有打开的信:“这一封是高政留给他娘的,等之后归于北平,我再行交给他娘。”</p>
而朱权此刻也变得正色起来。</p>
走回了桌子前,拿出了一个盒子来。</p>
继而直接对着朱棣一递。</p>
“四哥。”</p>
“废话,我就不多说了。”</p>
“大宁兵符在此,朵颜三卫,大宁卫,总计十八万大军,皆可由你调度。”朱权一脸正色的对着朱棣说着,将手中装着兵符的盒子也对着朱棣一递。</p>
朱棣看着递过来的兵符,手也是略微颤抖的接了过来。</p>
到了现在。</p>
他也已经没有多少犹豫的时间了。</p>
这兵符,便是大宁府十八万的大军,一支真正战力强横的边军,朵颜三卫更是昔日的蒙古部落所组建,更是战力强横。</p>
“十七弟之恩。”</p>
“朱棣,永世不忘。”</p>
朱棣捧着兵符,继而躬身对着朱权一拜,充满了感激之意。</p>
“四哥无需如此。”</p>
朱权立刻一步上前,将朱棣给扶了起来。</p>
“此番,我也是被高政所打动了。”</p>
“正如高政所言,朱允炆一朝得势,他日也定然不会放过我,既如此,那不如与他拼了。”</p>
“大宁兵权,从今日起就是四哥你的了。”</p>
“无论成败,这兵权都是四哥的了。”朱权十分认真的说道。</p>
显然。</p>
这话里的意思很明显。</p>
败了!</p>
这大宁之军必然会覆灭。</p>
而胜了!</p>
未来朱棣就会造反成功,登上那个位置,成为大明的皇帝,这兵权自然也会是他的。</p>
“十七弟。”</p>
“大恩不言谢。”</p>
“朱棣必不会负你。”朱棣再次保证道。</p>
……</p>
应天府,大明皇宫!</p>
文渊阁大殿。</p>
“皇上。”</p>
“刚刚收到了密报。”</p>
“燕逆已经率军破了松亭关,刘真叛国,卜万将军殉国而死。”</p>
“如今…如今燕逆只怕已经与宁王朱权见面了。”</p>
齐泰脸色难看的向着朱允炆禀告道。</p>
“皇明祖训。”</p>
“藩王不得私下相见,违令者,当即擒拿。”</p>
“该死的朱棣,该死的朱权。”</p>
“他们怎么敢?”</p>
朱允炆此刻脸色铁青,显然是感觉到了强烈的不安。</p>
“齐尚书。”</p>
“大将军已经率军兵临北平城近二十日了,究竟何时才能破城?”方孝孺看向了齐泰问道。</p>
……</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3/3060/32949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