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不留情面

推荐阅读:江妧贺斯聿免费阅读完整版大结局江妧贺斯聿小说大结局江妧贺斯聿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江妧贺斯聿免费全本阅读江妧贺斯聿刚刚更新江妧贺斯聿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正版江妧贺斯聿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结局江妧贺斯聿小说免费阅读笔趣阁江妧贺斯聿全文阅读完整版大结局江妧贺斯聿全集免费观看

    郑仪的办公室简洁而宽敞,窗户正对着省政府大楼的侧面。</p>

    他放下公文包,快速浏览了一遍桌上已经摆放好的文件——这是徐哲旭提前准备的产业处近期工作简报。</p>

    从简报上看,产业处过去半年的工作四平八稳,审批流程按部就班,政策调研浮于表面。与其说是引领产业发展,不如说是在“守摊子”。</p>

    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p>

    “请进。”</p>

    一个三十出头、戴着眼镜的女科员推门而入,手里捧着一叠资料。</p>

    “郑处长,我是办公室的王霞,这是您要的近期重点项目清单。”</p>

    郑仪接过文件,翻开第一页:</p>

    “半导体专项的预算执行率只有35%?”</p>

    王晓雨面露难色:</p>

    “是的...这个项目涉及三家高校、五家企业,协调难度大……”</p>

    郑仪打断她:</p>

    “谁负责这个项目?”</p>

    “是刘信鸿副科长……”</p>

    “让他下午开会前先来见我。”</p>

    郑仪合上文件。</p>

    “新能源项目那边呢?”</p>

    王霞递上另一份报告:</p>

    “已经梳理好了,但……”</p>

    她欲言又止。</p>

    “直说。”</p>

    王晓雨压低声音:</p>

    “徐处长对这个领域很重视,一直亲自把关……”</p>

    郑仪听出弦外之音,新能源是徐哲旭的“地盘”,别人轻易碰不得。</p>

    “我知道了,你去忙吧。”</p>

    王晓雨刚离开,又有人敲门。</p>

    这次进来的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脸上堆满笑容:</p>

    “郑处长,久仰久仰!我是刘信鸿,半导体项目的负责人。”</p>

    郑仪示意他坐下:</p>

    “刘科长,半导体专项的预算为什么执行这么慢?”</p>

    刘信鸿擦了擦额头的汗:</p>

    “郑处长有所不知,这个项目牵涉太广。华微电子和三江大学争主导权,省科技厅又卡着经费……”</p>

    “三家单位谁最拖后腿?”</p>

    “这……”</p>

    刘明犹豫了一下。</p>

    “说实在的,是华微电子。他们仗着国资背景,对研发方向指手画脚……”</p>

    郑仪在笔记本上记下几个关键点,突然问道:</p>

    “华微电子的董事长是谁?”</p>

    刘信鸿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p>

    “华微的董事长是于华,他以前是省国资委的领导,后来下海接管了华微……”</p>

    于华这个名字,郑仪之前查阅的资料中出现过。此人不仅是省属重点国企的掌舵人,更是前任省国资委主任方志成的亲信。</p>

    “三江大学那边呢?”</p>

    郑仪继续问道,手指轻轻敲击桌面。</p>

    “三江大学半导体研究院的院长李教授是学界权威,但性子很倔,死活不肯按华微的要求修改研究方向……”</p>

    郑仪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突然合上笔记本:</p>

    “下午三点的会议,我需要你做一份半导体项目卡点的详细汇报。”</p>

    刘信鸿面色微变</p>

    “郑处长,这……会不会有些不妥?华微背景深厚……”</p>

    “有什么不妥?”</p>

    郑仪盯着他。</p>

    “政府扶持资金花不出去,你身为项目负责人,不应该找出问题所在吗?”</p>

    刘信鸿额头渗出细汗:</p>

    “可是徐处长一直强调要稳妥……”</p>

    “现在是我在负责产业处工作。”</p>

    郑仪的声音不轻不重,却让刘信鸿浑身一颤。</p>

    “下午三点,我要看到你的专业分析。出去吧。”</p>

    中午,郑仪简单用过工作餐后,直接去了省图书馆。</p>

    他翻遍了近两年的半导体产业分析报告、政府补贴清单、企业技术专利目录,又借阅了三江大学李教授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p>

    下午2点40分,他提前回到办公室,手里多了几份复印材料和几张手写笔记。</p>

    2点55分,产业处所有人员已经整齐地坐在会议室里。</p>

    徐哲旭坐在左侧首位,面色平静地翻看自己的笔记本。</p>

    刘信鸿坐立不安,面前的汇报材料上密密麻麻标注了各种红色标记,显然被郑仪的要求折腾得不轻。</p>

    郑仪准时推门而入,手里只拿着一个文件夹。</p>

    “都到了?”</p>

    他环视一周,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了一瞬。</p>

    “刘科长,你先说。”</p>

    刘信鸿硬着头皮站起来,开始汇报半导体项目的进展,或者说,停滞不前的原因。</p>

    “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点:一是华微电子和三江大学就技术路线存在分歧;二是财政配套资金迟迟不到位;三是……”</p>

    他越说声音越小,眼神不停地往徐哲旭那边飘。</p>

    郑仪突然打断:</p>

    “具体说说技术分歧。”</p>

    刘信鸿擦擦汗:</p>

    “华微坚持走成熟工艺路线,但三江大学主张研发第三代半导体材料……”</p>

    “华微的理由是什么?”</p>

    “他们说……成熟工艺能够快速量产,第三代半导体市场化仍需五到十年……”</p>

    “三江大学呢?”</p>

    “李教授认为……如果我们只追着成熟工艺跑,永远会被国外卡脖子……”</p>

    郑仪点点头:</p>

    “李教授的团队有技术储备吗?”</p>

    “有!他们在碳化硅衬底上已经取得突破……”</p>

    郑仪再次打断:</p>

    “徐处,你怎么看?”</p>

    突然被点名,徐哲旭眼皮跳了一下。</p>

    他放下钢笔,慢条斯理地说:</p>

    “我认为华微的考虑不无道理。企业要生存,必须见效益。三江大学的理论研究虽好,但……”</p>

    “所以产业处的职责是什么?”</p>

    郑仪忽然抛出一个尖锐的问题。</p>

    徐哲旭眉头皱起:</p>

    “当然是促进产业发展……”</p>

    “是引领产业升级,还是跟在企业屁股后面填表格?”</p>

    他打开文件夹,取出一份材料:</p>

    “我查了数据。去年我省半导体进口额380亿美元,其中高端芯片占比超过60%。华微电子声称做成熟工艺,但他们的28纳米良品率只有65%,远低于行业标准。”</p>

    又拿出一份专利清单:</p>

    “再看三江大学,近三年申请半导体相关专利47项,其中8项已经进入PCT国际阶段。李教授的团队确实有真本事。”</p>

    最后,他放下一份文件:</p>

    “这是科技部的内部简报,国家已经定调,第三代半导体是'十四五'重点突破方向。而我们省的专项补贴,却还卡在几家单位的扯皮上?”</p>

    一连三份材料,砸得会议室鸦雀无声。</p>

    徐哲旭脸色发青:</p>

    “郑处长,产业政策要考虑现实条件……”</p>

    “所以我的决定是——”</p>

    郑仪根本不给他说完的机会。</p>

    “第一,给华微电子发函,要么一个月内提交切实可行的技术升级方案,要么退出专项扶持名单。”</p>

    “第二,三江大学的项目直报我处,资金一周内拨付到位。”</p>

    “第三,刘科长牵头成立联合督导组,每周五向我汇报进展。”</p>

    这三条决定,一条比一条狠。</p>

    第一条直接威胁华微电子的补贴资格;第二条跳过常规审核流程;第三条则明摆着要打破原有的权力结构。</p>

    “这……太激进……”</p>

    徐哲旭忍不住脱口而出。</p>

    郑仪转头看他:</p>

    “徐处有意见可以保留。但省里半导体产业已经被隔壁两省甩开一截,再不激进,我们产业处就该集体交辞职报告了。”</p>

    丝毫不留情面。</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3/3404/35756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