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立场

推荐阅读:参加前女友婚礼,现场逮捕新郎官炮灰不走剧情,主角死活随便极品仙医混山村天不应人在大理寺,开局还王妃清白综影视:女配她迷人又危险都市狂龙医仙婴儿的我,获得大器晚成逆袭系统太虚至尊穿越柯南三十年前,截胡妃英理

    省考笔试第一的成绩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不仅是层层涟漪,更是暗流涌动的博弈。</p>

    郑仪很清楚,接下来的面试才是真正的战场。</p>

    考场如官场,面试即“站队”。</p>

    王振国会如何表态?</p>

    程安书是否认可?</p>

    周慕云的资本又在何处落子?</p>

    而那些曾被自己压过一头的竞争者、看不惯平民子弟爬上高位的权贵子弟、甚至是某些暗中较劲的政治对手,都可能在关键时刻下绊子。</p>

    他需要做的,远比复习面试技巧更复杂,既要展现实力,又要把握分寸;既要锋芒毕露,又要懂得藏拙。</p>

    郑仪没有片刻松懈,笔试结果公布的当天下午,他就再次来到徐永康的办公室。</p>

    推门时,办公室里除了徐永康,还坐着一位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西装笔挺,面容沉稳,正与徐永康低声交谈。</p>

    见郑仪进来,徐永康微微一笑:</p>

    “来了?”</p>

    他指了指身旁的中年男子:</p>

    “这是你师兄,刘志明。”</p>

    郑仪心头一震。</p>

    刘志明,江东省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处长,徐永康的得意门生之一,实权部门的重要人物。</p>

    “刘师兄好。”</p>

    郑仪恭敬地问候,没有多余的客套,却也丝毫不显谄媚。</p>

    刘志明上下打量着郑仪,但很快就露出一丝赞许:</p>

    “老师常提起你,说你天赋极佳,是块好料子。”</p>

    徐永康给郑仪倒了杯茶,慢悠悠道:</p>

    “志明在系统里干了十几年,对省里的情况门清。”</p>

    他看了刘志明一眼。</p>

    “你师弟这次考了第一,面试这一关,你得帮忙把把关。”</p>

    刘志明笑了笑,没有立即接话,而是先问了郑仪一个问题:</p>

    “你知道发改委最看重什么吗?”</p>

    郑仪沉吟片刻,答道:</p>

    “宏观视野,和细节落地的平衡。”</p>

    这个答案显然出乎刘志明的预料。</p>

    他本以为郑仪会说“政策把握”或“经济分析”之类的标准答案,没想到郑仪直接点出了发改委工作的核心。</p>

    既要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格局,又要有能沉下去、落到实处的执行力。</p>

    刘志明终于露出认真的神色,微微点头:</p>

    “有点意思。”</p>

    他放下茶杯,直言不讳:</p>

    “省里派系复杂,这次面试,王部长和程秘书长那边的人都会到场。”</p>

    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面试不仅是对能力的考察,更是对背景、靠山、派系的试探。</p>

    郑仪眼神微动,但没有插话,静待下文。</p>

    刘志明看着郑仪平静的眼神,知道他听懂了自己的暗示。</p>

    “王部长虽然欣赏你,但面试组不是他一人说了算。”</p>

    “程秘书长那边也不会明确表态,毕竟你是徐老师的学生,他们多少要给几分薄面,但也不会过度干预。”</p>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严肃:</p>

    “这种级别的面试,大人物们反而最难直接插手。”</p>

    换句话说,郑仪虽然得到了王振国和程安书的初步认可,但他们不可能为了一个尚未正式入职的年轻人落下“干预选拔”的口实。</p>

    郑仪微微颔首。</p>

    他明白刘志明的意思,高层虽有青睐,但真正的考验,反而要他自己去闯。</p>

    “师兄的意思是,这次面试,最大的变数其实在中层?”</p>

    刘志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p>

    “聪明。”</p>

    刘志明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内部资料,轻轻推到郑仪面前。</p>

    “省发改委的面试评分表,五个考官,分别来自不同系统。”</p>

    他手指点了点表格上的几行字。</p>

    “王部长的人有一个,程秘书长那边一个,省组部一个,剩下两个……”</p>

    他抬眼看向郑仪:</p>

    “一个是本地派的魏宏,现任产业协调处处长,另一个是省财政的老赵。”</p>

    魏宏,本地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向来反对王振国的“激进改革”,推崇“稳字当头”。</p>

    而财政厅的老赵,虽然表面上中立,但私下与本地几家龙头企业关系密切。</p>

    这两个人,绝对不待见郑仪。</p>

    “魏宏最讨厌什么?”</p>

    郑仪直截了当地问。</p>

    刘志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师弟不仅聪明,而且毫不迂腐,懂得抓住关键。</p>

    “魏宏最恨两种人。”</p>

    刘志明伸出两根手指。</p>

    “第一种,空谈理论的‘学院派’,第二种,跟风改革的‘冒进派’。”</p>

    郑仪若有所思。</p>

    他既是徐永康的学生,又是王振国看中的人,在魏宏眼里,恐怕两种“罪名”都占了。</p>

    “至于财政的老赵……”</p>

    刘志明意味深长地笑了笑。</p>

    “他最近正为地方债务发愁,谁要是能在这方面提出点新思路,他会高看一眼。”</p>

    徐永康全程没插话,只是静静地喝茶,任由两位弟子交流。直到此刻,他才放下茶杯,缓缓道:</p>

    “郑仪,面试不是辩论赛,没必要争个输赢。”</p>

    这句话看似平常,却暗藏玄机,不要用学术辩论的方式去应对官场交锋,真正的智慧在于化解矛盾,而非激化对立。</p>

    郑仪深吸一口气,向刘志明郑重道谢:</p>

    “多谢师兄指点。”</p>

    刘志明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p>

    “好好准备吧。”</p>

    刘志明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办公室里只剩下郑仪和徐永康两人。</p>

    郑仪仍在沉思,眉头微蹙。面试考官的背景错综复杂,各方势力交织,一个不慎,就可能踩中暗礁。</p>

    即使他准备得再充分,也难以保证所有环节万无一失。</p>

    徐永康看着自己的学生,忽然笑了:</p>

    “小子,别想太多。”</p>

    郑仪抬起头,有些不解:</p>

    “老师?”</p>

    “你以为刘志明今天来,只是为了给你透个底?”</p>

    徐永康摇摇头,目光深邃。</p>

    “他代表的是整个‘政法派’的态度。”</p>

    郑仪心头一震,瞬间明白了老师的言外之意。</p>

    刘志明是徐永康的得意门生,如今位居发改委要职,他的一言一行,不仅仅是个人的指点,更是政法系对郑仪的背书。</p>

    换句话说,政法系的资源和人脉,已经悄然站在了郑仪背后。</p>

    “魏宏虽然是本地派的中坚,但他还没胆子公开和政法系撕破脸。”</p>

    徐永康轻描淡写地说道。</p>

    “至于财政厅的老赵?他再圆滑,也要给刘志明几分薄面。”</p>

    郑仪这才彻底理解老师的用意。</p>

    所谓的派系之争,不是非黑即白的对立,而是权衡与妥协的艺术。</p>

    政法系虽然不是最强势的派系,但它在江东省深耕多年,门生遍布司法、发改、政务系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p>

    魏宏再保守,也不会为了打压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贸然得罪整个政法系。</p>

    “还有。”</p>

    徐永康慢悠悠地喝了口茶。</p>

    “王振国和程安书虽然不会直接插手面试,但他们既然已经对你表露了兴趣,底下的人自然会揣摩上意。”</p>

    郑仪豁然开朗。</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3/3404/35756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