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干部一处
推荐阅读:参加前女友婚礼,现场逮捕新郎官、炮灰不走剧情,主角死活随便、极品仙医混山村、天不应、人在大理寺,开局还王妃清白、综影视:女配她迷人又危险、都市狂龙医仙、婴儿的我,获得大器晚成逆袭系统、太虚至尊、穿越柯南三十年前,截胡妃英理、
郑仪听见楚晋的话里有种难得的认真,不再是平日那种吊儿郎当的语气。</p>
他知道楚晋是什么意思。</p>
这些日子来,两人一起查案熬夜,一起蹲点盯梢,在危机时刻互相照应。</p>
虽然楚晋总是嬉皮笑脸,说话也总是不着调,但郑仪知道,此人是京城特调组的骨干,能在三十多岁就坐到这个位置的,绝不是什么简单人物。</p>
楚晋看着他的表情,忽然咧嘴一笑:</p>
“怎么,感动了?”</p>
郑仪失笑摇头:</p>
“谁感动你了?我就是想,你这么热情邀我去京城,该不会是想找个帮手分担工作吧?”</p>
“嘿,让你小子看出来了!”</p>
楚晋一拍大腿。</p>
“你是不知道啊,我们组里的老刘都快退休了,小张又是个书呆子,案子一来都是我一个人扛。”</p>
郑仪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笑道:</p>
“那我更不能去了,你这明显是想坑我啊。”</p>
“滚!”</p>
楚晋笑骂。</p>
两人的笑声混在烧烤摊嘈杂的人声里。</p>
楚晋喝了一大口酒,突然正色道:</p>
“郑仪,我楚晋在特调组干了十二年,看过太多人来了又走。”</p>
“有些人刚进来时满怀抱负,后来慢慢变了;有些人天赋极高,却栽在小河沟里......”</p>
“所以我才想说,别在地方上待太久。”</p>
楚晋的语气难得温和。</p>
“有些路,走远了就不好回头了。”</p>
郑仪沉默了好久,终于慢慢点了点头:</p>
“我明白你的意思。”</p>
“明白就好。”</p>
楚晋又恢复了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举起酒瓶。</p>
“来,干一个!就当是......践行酒!”</p>
两个人就这样一杯接一杯地喝着,聊着这段时间的趣事,聊着对未来的打算,也聊着那些没能说出口的默契与信任。</p>
直到烧烤摊的老板娘开始收拾桌椅,他们才晃晃悠悠地起身离开。</p>
路灯下,两个人的影子时而重叠,时而分开,就像他们未来的道路一样。</p>
江东省省委组织部,王振国办公室</p>
振国坐在宽大的皮椅上,神情沉稳,目光温和地看着站在对面的郑仪。</p>
“案子结了,你立了大功。”</p>
王振国徐徐开口。</p>
郑仪背部挺直,既不显得刻意谦卑,也不倨傲,只是语气平静地回答:</p>
“是部长指挥有方。”</p>
王振国微微眯了眯眼,似笑非笑:</p>
“谦虚是好事,但过度的谦虚反而像是推脱。”</p>
他双手交叉,放在桌上。</p>
郑仪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听着。</p>
王振国走回桌前,拿起一份早已放在桌面的红头文件,递给郑仪:</p>
“翻翻。”</p>
郑仪接过文件,扫了一眼。</p>
《关于郑仪同志任职的通知》。</p>
“经省委组织部研究决定,任命郑仪同志为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副处长,主要负责干部考察、任免相关工作……”</p>
郑仪抬起头,眼中闪过一瞬间的迟疑。</p>
干部一处。</p>
这是组织部最核心的部门之一,掌握着全省厅级以下干部的考察、晋升甚至调动的关键权柄。</p>
这个位置,看似低调,实则实权极重。</p>
王振国看着他的表情:</p>
“怎么,不满意?”</p>
“不是。”</p>
郑仪顿了顿,声音平稳:</p>
“只是有些意外。”</p>
“你车祸后直接进了巡视组参与调查,本来就已经是特殊情况了,现在案子结束,该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角色。”</p>
王振国的语气淡淡的,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味道。</p>
“你在发改委的经历,再加上这次调查东海集团的经验,说明你不仅有经济工作能力,也有足够敏锐的政治嗅觉。”</p>
“干部人事,不是简单的提拔谁、压制谁。而是要看准一个人,在合适的位置上,为整个‘大局’服务。”</p>
郑仪明白他的意思,他现在进入干部一处,不仅是因为他能“识人”,更是因为他在这次大案中表现出来的立场,已经足够让王振国放心地把他放在这个关键位置上。</p>
“谢谢部长信任。”</p>
郑仪微微颔首,声音诚恳。</p>
王振国重新坐回椅子,淡淡道:</p>
“不用急着谢我。你这个位置,未来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情’,各种各样的‘试探’,甚至某些人的‘拉拢’。你能坐稳这个位置,我才能真正放心。”</p>
郑仪点头:</p>
“我会谨慎行事。”</p>
“不是谨慎,是聪明。做干部工作的,有时候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候却必须咬死不放。”</p>
“比如……”</p>
他微微一笑。</p>
“有些人背后站着谁,你要看清楚;而有些人表面上和你笑呵呵,背地里却恨不得你死。”</p>
郑仪心头微微一动,知道王振国话里有话。</p>
但他没有多问,只是郑重地回答:</p>
“我明白。”</p>
王振国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摆了摆手:</p>
“好了,下周会正式宣布你的任命。这段时间你先熟悉工作,别急着做什么决定。”</p>
郑仪再次颔首,转身离开,走到门口时,身后却忽然传来王振国的最后一句话。</p>
“郑仪,别让我失望。”</p>
郑仪脚步一顿,却没有回头,只是微微点头,然后推门而出。</p>
郑仪轻轻带上王振国办公室的门,顺着长长的走廊缓步向前。</p>
两侧墙上挂着历任组织部领导的照片,严肃的面孔居高临下地注视着每一个走过这里的人。</p>
他在心里默默梳理着刚才谈话的每一个细节。</p>
干部一处副处长。</p>
这个位置看起来不过是中层干部,但如果仔细考量,就能发现它的分量有多重。</p>
干部一处负责的是地市厅级副职和省直单位正处级的考察、调整、任免建议,这看似只是流程上的“考核”,但对整个江东省的权力格局来说,它是一把隐形的钥匙。</p>
巡视组案子的余波还在。</p>
徐敬亭认罪,东海集团洗钱案落幕,牵扯出的众多干部被立案审查或调整岗位,空出来的位置有多少?</p>
而这些位置又会由谁来填补?</p>
谁来填?</p>
自然是那些“合适”的人选。</p>
但“合适”是谁说了算?</p>
是组织部说了算。</p>
而干部一处,恰恰就是负责初步筛选、考察、提出任免建议的关键环节。</p>
换句话说,谁上谁下,郑仪可以影响。</p>
这才是王振国真正想要让他做的事情。</p>
他知道楚晋是什么意思。</p>
这些日子来,两人一起查案熬夜,一起蹲点盯梢,在危机时刻互相照应。</p>
虽然楚晋总是嬉皮笑脸,说话也总是不着调,但郑仪知道,此人是京城特调组的骨干,能在三十多岁就坐到这个位置的,绝不是什么简单人物。</p>
楚晋看着他的表情,忽然咧嘴一笑:</p>
“怎么,感动了?”</p>
郑仪失笑摇头:</p>
“谁感动你了?我就是想,你这么热情邀我去京城,该不会是想找个帮手分担工作吧?”</p>
“嘿,让你小子看出来了!”</p>
楚晋一拍大腿。</p>
“你是不知道啊,我们组里的老刘都快退休了,小张又是个书呆子,案子一来都是我一个人扛。”</p>
郑仪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笑道:</p>
“那我更不能去了,你这明显是想坑我啊。”</p>
“滚!”</p>
楚晋笑骂。</p>
两人的笑声混在烧烤摊嘈杂的人声里。</p>
楚晋喝了一大口酒,突然正色道:</p>
“郑仪,我楚晋在特调组干了十二年,看过太多人来了又走。”</p>
“有些人刚进来时满怀抱负,后来慢慢变了;有些人天赋极高,却栽在小河沟里......”</p>
“所以我才想说,别在地方上待太久。”</p>
楚晋的语气难得温和。</p>
“有些路,走远了就不好回头了。”</p>
郑仪沉默了好久,终于慢慢点了点头:</p>
“我明白你的意思。”</p>
“明白就好。”</p>
楚晋又恢复了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举起酒瓶。</p>
“来,干一个!就当是......践行酒!”</p>
两个人就这样一杯接一杯地喝着,聊着这段时间的趣事,聊着对未来的打算,也聊着那些没能说出口的默契与信任。</p>
直到烧烤摊的老板娘开始收拾桌椅,他们才晃晃悠悠地起身离开。</p>
路灯下,两个人的影子时而重叠,时而分开,就像他们未来的道路一样。</p>
江东省省委组织部,王振国办公室</p>
振国坐在宽大的皮椅上,神情沉稳,目光温和地看着站在对面的郑仪。</p>
“案子结了,你立了大功。”</p>
王振国徐徐开口。</p>
郑仪背部挺直,既不显得刻意谦卑,也不倨傲,只是语气平静地回答:</p>
“是部长指挥有方。”</p>
王振国微微眯了眯眼,似笑非笑:</p>
“谦虚是好事,但过度的谦虚反而像是推脱。”</p>
他双手交叉,放在桌上。</p>
郑仪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听着。</p>
王振国走回桌前,拿起一份早已放在桌面的红头文件,递给郑仪:</p>
“翻翻。”</p>
郑仪接过文件,扫了一眼。</p>
《关于郑仪同志任职的通知》。</p>
“经省委组织部研究决定,任命郑仪同志为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副处长,主要负责干部考察、任免相关工作……”</p>
郑仪抬起头,眼中闪过一瞬间的迟疑。</p>
干部一处。</p>
这是组织部最核心的部门之一,掌握着全省厅级以下干部的考察、晋升甚至调动的关键权柄。</p>
这个位置,看似低调,实则实权极重。</p>
王振国看着他的表情:</p>
“怎么,不满意?”</p>
“不是。”</p>
郑仪顿了顿,声音平稳:</p>
“只是有些意外。”</p>
“你车祸后直接进了巡视组参与调查,本来就已经是特殊情况了,现在案子结束,该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角色。”</p>
王振国的语气淡淡的,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味道。</p>
“你在发改委的经历,再加上这次调查东海集团的经验,说明你不仅有经济工作能力,也有足够敏锐的政治嗅觉。”</p>
“干部人事,不是简单的提拔谁、压制谁。而是要看准一个人,在合适的位置上,为整个‘大局’服务。”</p>
郑仪明白他的意思,他现在进入干部一处,不仅是因为他能“识人”,更是因为他在这次大案中表现出来的立场,已经足够让王振国放心地把他放在这个关键位置上。</p>
“谢谢部长信任。”</p>
郑仪微微颔首,声音诚恳。</p>
王振国重新坐回椅子,淡淡道:</p>
“不用急着谢我。你这个位置,未来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情’,各种各样的‘试探’,甚至某些人的‘拉拢’。你能坐稳这个位置,我才能真正放心。”</p>
郑仪点头:</p>
“我会谨慎行事。”</p>
“不是谨慎,是聪明。做干部工作的,有时候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候却必须咬死不放。”</p>
“比如……”</p>
他微微一笑。</p>
“有些人背后站着谁,你要看清楚;而有些人表面上和你笑呵呵,背地里却恨不得你死。”</p>
郑仪心头微微一动,知道王振国话里有话。</p>
但他没有多问,只是郑重地回答:</p>
“我明白。”</p>
王振国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摆了摆手:</p>
“好了,下周会正式宣布你的任命。这段时间你先熟悉工作,别急着做什么决定。”</p>
郑仪再次颔首,转身离开,走到门口时,身后却忽然传来王振国的最后一句话。</p>
“郑仪,别让我失望。”</p>
郑仪脚步一顿,却没有回头,只是微微点头,然后推门而出。</p>
郑仪轻轻带上王振国办公室的门,顺着长长的走廊缓步向前。</p>
两侧墙上挂着历任组织部领导的照片,严肃的面孔居高临下地注视着每一个走过这里的人。</p>
他在心里默默梳理着刚才谈话的每一个细节。</p>
干部一处副处长。</p>
这个位置看起来不过是中层干部,但如果仔细考量,就能发现它的分量有多重。</p>
干部一处负责的是地市厅级副职和省直单位正处级的考察、调整、任免建议,这看似只是流程上的“考核”,但对整个江东省的权力格局来说,它是一把隐形的钥匙。</p>
巡视组案子的余波还在。</p>
徐敬亭认罪,东海集团洗钱案落幕,牵扯出的众多干部被立案审查或调整岗位,空出来的位置有多少?</p>
而这些位置又会由谁来填补?</p>
谁来填?</p>
自然是那些“合适”的人选。</p>
但“合适”是谁说了算?</p>
是组织部说了算。</p>
而干部一处,恰恰就是负责初步筛选、考察、提出任免建议的关键环节。</p>
换句话说,谁上谁下,郑仪可以影响。</p>
这才是王振国真正想要让他做的事情。</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3/3404/35756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