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典型的条线斗争
推荐阅读:沈砚书容枝枝全文阅读最新更新、沈砚书容枝枝超前更新阅读全集、沈砚书容枝枝全文免费阅读小说完整版、天唐锦绣、只想让女主摆脱渣男的我,竟成了牛头人?、年代:我和四个小姨子相依为命、穿越失败,我靠女儿躺成幕后大佬、开局中世纪,正在十字军东征、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重生高武:不当怨种后,悔哭黑丝女神、
郑仪翻开面前的地市班子换届考察进度表:</p>
“我刚来,对处里工作还不熟悉,想听听许科长介绍下近期重点。”</p>
“是。”</p>
许建林翻开笔记本。</p>
“目前有三个地市面临换届,临州、明州和云港。按照部里要求,我们科已完成第一轮民主推荐和谈话调研。”</p>
他停顿一下。</p>
“不过......”</p>
“不过什么?”</p>
郑仪抬了抬眼皮。</p>
许建林舔了舔嘴唇:</p>
“临州市常务副市长候选人张松林同志,在巡视组反馈中有信访举报未结案,严处长的意思是......暂缓上会。”</p>
郑仪记得这个名字,正是刚才走廊上严明呵斥下属时提到的争议人选。</p>
“信访内容是什么?”</p>
“主要是关于开发区土地出让违规操作的举报,但纪委初核后认为证据不足。”</p>
许建林回答得很谨慎。</p>
“不过巡视组在反馈意见里专门提了这条。”</p>
郑仪没有看文件,而是盯着徐建林:</p>
“所以组织部这边......”</p>
许建林目光闪烁:</p>
“部里态度比较谨慎,毕竟巡视整改是政治任务。”</p>
“张松林是谁推荐的?”</p>
郑仪突然问道。</p>
许建林明显僵了一下,但很快恢复常态:</p>
“是......临州市委组织部按程序报上来的。”</p>
“没有其他领导过问?”</p>
许建林喉结滚动,声音低了几分:</p>
“省委方副书记在年初干部工作会上提过,要重视开发区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p>
郑仪听明白了。</p>
这是典型的条线斗争,巡视组查出问题,组织部按规矩拦下,但背后可能牵扯到某位省委领导的用人意图。</p>
郑仪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没有追问下去。</p>
他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p>
“既然是巡视组反馈的问题,自然要按程序办。不过考察资料还是先放在我这里,我了解一下情况。”</p>
许建林松了口气:</p>
“好的,郑处长。”</p>
郑仪翻开另一份文件,语气自然地转移了话题:</p>
“明州的干部调整方案我看过了,有几个岗位的候选人履历不错,不过地方工作经验稍微欠缺了些,许科怎么看?”</p>
许建林立刻领会到郑仪不想继续深谈临州的事,顺势接上话头,开始详细介绍明州市班子的情况。</p>
郑仪偶尔提几个问题,姿态放松地靠在椅背上,神情专注,仿佛刚才那一瞬间的敏锐追问从未发生过。</p>
从这几分钟的交谈里,郑仪已经摸清了许建林的底。</p>
这是个典型的机关老油条,做事谨慎,说话留三分,既不想得罪人,也不敢乱站队。</p>
他提到张松林时那份犹豫,绝不是因为原则问题,而是因为他知道这人背后有人,但又不敢明说,怕惹祸上身。</p>
至于“巡视组反馈”和“严处长意见”,表面上是秉公处理,实际上可能牵扯到更高层的博弈。</p>
韩副书记想要推的人,巡视组查出了问题,组织部卡住不放,那为什么严明为何如此强硬?</p>
这才是关键,但许建林不会透露,也不敢透露。</p>
郑仪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地结束了谈话:</p>
“好,基本情况我了解了,辛苦许科。”</p>
许建林连忙起身,恭敬道:</p>
“郑处长有什么指示,随时吩咐。”</p>
郑仪颔首:</p>
“工作上的事,我们按照规矩办就行。”</p>
许建林走出办公室,带上门时手上刻意放轻了力道,没发出半点声响。</p>
走廊上的中央空调嗡嗡作响,他松了松领口,这才发现后背已经湿了一片。</p>
传闻中这个26岁的副处长是个硬茬,从巡视组杀出来的狠角色,今日一见倒没有想象中那般咄咄逼人。</p>
至少刚才谈话时,郑仪始终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不像严明那样动不动就拍桌子。</p>
但许建林浸淫组织系统二十年,深谙越是这样不动声色的人,越难琢磨。</p>
许建林回到办公室区域,沿着开放式办公区的过道慢慢走向自己靠窗的工位。</p>
隔壁工位的小赵正埋头整理文件,抬头见他回来,随口问道:</p>
“许科,新处长找你啥事啊?”</p>
“例行汇报工作。”</p>
许建林轻描淡写地应了一句,坐下来打开电脑。</p>
他的办公桌收拾得很整洁,左侧摆着几份待处理的干部考察档案,右上角贴着女儿画的向日葵简笔画。</p>
“这年轻人,不好糊弄啊。”</p>
郑仪看材料的角度和提问的方式,绝不像个初来乍到的新手。</p>
那些看似随意的问询,句句都点在关键处,对组织系统的门道摸得门儿清。</p>
他绝对不是随便调来丰富资历的。</p>
许建林打开电脑,调出临州班子的考察材料,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在【情况说明】一栏里补充了几条新信息。</p>
其中一条特别标注:</p>
【巡视组反馈后,临州市委未作补充说明】。</p>
这是个微妙的信号。</p>
“该站队的时候躲不过去。”</p>
他叹了口气,把文件保存。</p>
在省委组织部混了这么多年,许建林很清楚,新领导上任,最忌讳的就是底下人耍小聪明。</p>
既然郑仪已经盯上了临州的调整方案,那他这个老科长就得调整工作方式了,至少明面上,得让新处长觉得自己可靠。</p>
至于更深的水......</p>
许建林揉了揉太阳穴,决定先观望。</p>
办公室。</p>
郑仪翻开标有金色回形针的文件夹,张松林的考察材料赫然映入眼帘。</p>
40出头,临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出身,在任期间推动临州港扩建工程落地,是临州这些年招商引资的核心功臣。</p>
照片上的男人浓眉方脸,眉宇间透着股精明强势的气场。</p>
郑仪细细翻阅履历部分:</p>
张松林,42岁,汉族,中共党员,临州大学经济管理硕士,历任临州市政府办公室秘书科副科长、临州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管委会副主任、主任,现任临州市副市长。</p>
“秘书出身......”</p>
郑仪轻声自语。</p>
这类从领导秘书起步的干部向来是组织部关注的重点,他们往往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政治资源。</p>
举报材料附在考察报告的最后一页,上面盖着“内部资料”的蓝色印章。</p>
举报人称张松林在开发区主任任上违规干预土地招拍挂程序,为某房地产企业量身定制竞标条件,导致国有资产流失。</p>
纪委核查意见写着:证据不足,暂未发现违纪线索。</p>
这句话,在体制内混久了的人都知道意味着什么。</p>
不是真的没问题,而是“还没查到”或者“不想查”。</p>
“我刚来,对处里工作还不熟悉,想听听许科长介绍下近期重点。”</p>
“是。”</p>
许建林翻开笔记本。</p>
“目前有三个地市面临换届,临州、明州和云港。按照部里要求,我们科已完成第一轮民主推荐和谈话调研。”</p>
他停顿一下。</p>
“不过......”</p>
“不过什么?”</p>
郑仪抬了抬眼皮。</p>
许建林舔了舔嘴唇:</p>
“临州市常务副市长候选人张松林同志,在巡视组反馈中有信访举报未结案,严处长的意思是......暂缓上会。”</p>
郑仪记得这个名字,正是刚才走廊上严明呵斥下属时提到的争议人选。</p>
“信访内容是什么?”</p>
“主要是关于开发区土地出让违规操作的举报,但纪委初核后认为证据不足。”</p>
许建林回答得很谨慎。</p>
“不过巡视组在反馈意见里专门提了这条。”</p>
郑仪没有看文件,而是盯着徐建林:</p>
“所以组织部这边......”</p>
许建林目光闪烁:</p>
“部里态度比较谨慎,毕竟巡视整改是政治任务。”</p>
“张松林是谁推荐的?”</p>
郑仪突然问道。</p>
许建林明显僵了一下,但很快恢复常态:</p>
“是......临州市委组织部按程序报上来的。”</p>
“没有其他领导过问?”</p>
许建林喉结滚动,声音低了几分:</p>
“省委方副书记在年初干部工作会上提过,要重视开发区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p>
郑仪听明白了。</p>
这是典型的条线斗争,巡视组查出问题,组织部按规矩拦下,但背后可能牵扯到某位省委领导的用人意图。</p>
郑仪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没有追问下去。</p>
他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p>
“既然是巡视组反馈的问题,自然要按程序办。不过考察资料还是先放在我这里,我了解一下情况。”</p>
许建林松了口气:</p>
“好的,郑处长。”</p>
郑仪翻开另一份文件,语气自然地转移了话题:</p>
“明州的干部调整方案我看过了,有几个岗位的候选人履历不错,不过地方工作经验稍微欠缺了些,许科怎么看?”</p>
许建林立刻领会到郑仪不想继续深谈临州的事,顺势接上话头,开始详细介绍明州市班子的情况。</p>
郑仪偶尔提几个问题,姿态放松地靠在椅背上,神情专注,仿佛刚才那一瞬间的敏锐追问从未发生过。</p>
从这几分钟的交谈里,郑仪已经摸清了许建林的底。</p>
这是个典型的机关老油条,做事谨慎,说话留三分,既不想得罪人,也不敢乱站队。</p>
他提到张松林时那份犹豫,绝不是因为原则问题,而是因为他知道这人背后有人,但又不敢明说,怕惹祸上身。</p>
至于“巡视组反馈”和“严处长意见”,表面上是秉公处理,实际上可能牵扯到更高层的博弈。</p>
韩副书记想要推的人,巡视组查出了问题,组织部卡住不放,那为什么严明为何如此强硬?</p>
这才是关键,但许建林不会透露,也不敢透露。</p>
郑仪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地结束了谈话:</p>
“好,基本情况我了解了,辛苦许科。”</p>
许建林连忙起身,恭敬道:</p>
“郑处长有什么指示,随时吩咐。”</p>
郑仪颔首:</p>
“工作上的事,我们按照规矩办就行。”</p>
许建林走出办公室,带上门时手上刻意放轻了力道,没发出半点声响。</p>
走廊上的中央空调嗡嗡作响,他松了松领口,这才发现后背已经湿了一片。</p>
传闻中这个26岁的副处长是个硬茬,从巡视组杀出来的狠角色,今日一见倒没有想象中那般咄咄逼人。</p>
至少刚才谈话时,郑仪始终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不像严明那样动不动就拍桌子。</p>
但许建林浸淫组织系统二十年,深谙越是这样不动声色的人,越难琢磨。</p>
许建林回到办公室区域,沿着开放式办公区的过道慢慢走向自己靠窗的工位。</p>
隔壁工位的小赵正埋头整理文件,抬头见他回来,随口问道:</p>
“许科,新处长找你啥事啊?”</p>
“例行汇报工作。”</p>
许建林轻描淡写地应了一句,坐下来打开电脑。</p>
他的办公桌收拾得很整洁,左侧摆着几份待处理的干部考察档案,右上角贴着女儿画的向日葵简笔画。</p>
“这年轻人,不好糊弄啊。”</p>
郑仪看材料的角度和提问的方式,绝不像个初来乍到的新手。</p>
那些看似随意的问询,句句都点在关键处,对组织系统的门道摸得门儿清。</p>
他绝对不是随便调来丰富资历的。</p>
许建林打开电脑,调出临州班子的考察材料,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在【情况说明】一栏里补充了几条新信息。</p>
其中一条特别标注:</p>
【巡视组反馈后,临州市委未作补充说明】。</p>
这是个微妙的信号。</p>
“该站队的时候躲不过去。”</p>
他叹了口气,把文件保存。</p>
在省委组织部混了这么多年,许建林很清楚,新领导上任,最忌讳的就是底下人耍小聪明。</p>
既然郑仪已经盯上了临州的调整方案,那他这个老科长就得调整工作方式了,至少明面上,得让新处长觉得自己可靠。</p>
至于更深的水......</p>
许建林揉了揉太阳穴,决定先观望。</p>
办公室。</p>
郑仪翻开标有金色回形针的文件夹,张松林的考察材料赫然映入眼帘。</p>
40出头,临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出身,在任期间推动临州港扩建工程落地,是临州这些年招商引资的核心功臣。</p>
照片上的男人浓眉方脸,眉宇间透着股精明强势的气场。</p>
郑仪细细翻阅履历部分:</p>
张松林,42岁,汉族,中共党员,临州大学经济管理硕士,历任临州市政府办公室秘书科副科长、临州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管委会副主任、主任,现任临州市副市长。</p>
“秘书出身......”</p>
郑仪轻声自语。</p>
这类从领导秘书起步的干部向来是组织部关注的重点,他们往往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政治资源。</p>
举报材料附在考察报告的最后一页,上面盖着“内部资料”的蓝色印章。</p>
举报人称张松林在开发区主任任上违规干预土地招拍挂程序,为某房地产企业量身定制竞标条件,导致国有资产流失。</p>
纪委核查意见写着:证据不足,暂未发现违纪线索。</p>
这句话,在体制内混久了的人都知道意味着什么。</p>
不是真的没问题,而是“还没查到”或者“不想查”。</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3/3404/35756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