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推荐阅读:沈砚书容枝枝小说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割鹿记猎妖高校沈砚书容枝枝小说全文无删减完整版沈砚书容枝枝最新更新完整版沈砚书容枝枝小说全文阅读沈砚书容枝枝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沈砚书容枝枝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沈砚书容枝枝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不朽龙脉

    三天后省委组织部召开部务会,专题研究临州市领导班子调整事宜。</p>

    作为考察组负责人,郑仪列席会议并作了详细汇报。</p>

    王振国全程没有太多表情,只是在郑仪提到李远的“治理型发展”理念时,微微点了点头。</p>

    会议最后决定:同意临州市委的建议,提名李远同志为临州市常务副市长人选,按程序报省委常委会审批。</p>

    会议结束后,王振国叫住了郑仪:</p>

    “小郑,留一下。”</p>

    等其他人都离开会议室,王振国才开口:</p>

    “你对李远的评价很积极啊。”</p>

    郑仪谨慎回应:</p>

    “主要是这位同志确实优秀。”</p>

    “嗯。”</p>

    王振国手指轻敲桌面。</p>

    “你觉得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p>

    “务实。”</p>

    郑仪不假思索。</p>

    “既能贯彻上级意图,又能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法。”</p>

    “难得你这么看好一个干部。”</p>

    王振国意味深长地看着他。</p>

    “不过眼光不错,老书记当年就很欣赏李远这股钻研劲。”</p>

    郑仪心领神会,王振国这是在肯定自己的考察结论。</p>

    “对了。”</p>

    王振国突然话锋一转。</p>

    “干部一处的工作还适应吗?”</p>

    “正在努力学习。”</p>

    郑仪谦虚道。</p>

    “不用太谦虚。”</p>

    王振国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p>

    “老李跟我提过,你上手很快。”</p>

    郑仪心头一跳,李长庚向王振国推荐自己,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p>

    “谢谢领导关心。”</p>

    “好好干。”</p>

    王振国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p>

    “慢慢来。”</p>

    当天下班后,郑仪接到了李远的电话。</p>

    “郑处长,听说部里已经通过了?”</p>

    李远的声音听起来既兴奋又克制。</p>

    “是的。”</p>

    郑仪语气平静。</p>

    “按程序走,应该很快会公示。”</p>

    “多亏了郑处长的公正评价。”</p>

    “我只是实事求是。”</p>

    郑仪笑笑。</p>

    “接下来就看李市长的实际行动了。”</p>

    “一定不负组织重托。”</p>

    李远的声音郑重起来。</p>

    “对了,改天您有空,我想请您吃个便饭,好好请教一下。”</p>

    郑仪略作思考:</p>

    “等公示期过了再说吧。”</p>

    “好的,我明白了。”</p>

    此次交谈适可而止,郑仪挂断了电话。</p>

    他知道,这通电话不仅是李远的致谢,更是一次政治表态——李远记住了是谁在关键时刻帮了他一把。</p>

    而这一层关系,将随着两人的仕途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p>

    这便是政治场中的微妙关联,不动声色,却影响深远。</p>

    当晚,郑仪收到了来自李远的一封电子邮件,没有多余的话,只有一份题为《临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构想》的附件。</p>

    郑仪翻开这份长达三十页的文件,细细阅读。</p>

    文件中,李远不仅详细阐述了临州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更在最后一部分专门提到了与省委组织部的对接工作,如何优化干部考核机制,如何将治理效能与干部选拔挂钩,如何建设一支“治理型”的干部队伍。</p>

    这一部分的内容,显然是为郑仪所在的干部一处“量身定制”的。</p>

    李远很清楚,郑仪看重什么,组织部看重什么。</p>

    他不仅在表达谢意,更是在展示一种“未来合作”的可能性。</p>

    郑仪轻轻合上文件,微微一笑。</p>

    李远的政治智慧,确实非同一般。</p>

    一个月后,李远的常务副市长任命正式通过。</p>

    临州市政府会议室,李远的常务副市长任命宣布会正在进行。</p>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林向东宣读完任命文件后,全场响起热烈掌声。</p>

    李远起身致谢时,目光扫过会场,在角落里发现了安静旁听的郑仪——这位年轻的副处长刻意选择了最不起眼的位置,却让李远心头一热。</p>

    他知道,这看似平常的一次露面,实则是郑仪在传递某种不言而喻的支持信号。</p>

    会议结束后,李远快步走向准备离开的郑仪:</p>

    “郑处长,没想到您亲自来了。”</p>

    郑仪微微一笑:</p>

    “林部长带队,我们干部一处自然要有人跟着。”</p>

    他顿了顿,声音放低:</p>

    “再说,总要来看看自己的‘政绩'怎么样。”</p>

    李远会意,不禁笑出声来。</p>

    两人默契地并肩走出会议室,沿着走廊缓步前行。</p>

    “郑处长,说实话,这次能顺利接班,多亏了您那份考察报告。”</p>

    李远语气真诚。</p>

    郑仪摆摆手:</p>

    “我只是如实汇报。真正起作用的,是您那份《治理型发展》的材料。”</p>

    “那不过是些粗浅的想法。”</p>

    “粗浅?”</p>

    郑仪挑眉:</p>

    “李市长,您那份材料里关于干部考核与治理效能挂钩的部分,连王部长都称赞有见地。”</p>

    李远心头一震,王振国部长竟然关注到了?</p>

    “所以.....”</p>

    郑仪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p>

    “好好干,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p>

    说完,他在走廊拐角处停下脚步:</p>

    “就送到这儿吧,李市长刚上任,事多,我就不多打扰了。”</p>

    李远会意,主动伸手相握:</p>

    “改天再向郑处长请教。”</p>

    郑仪点点头,转身离去。</p>

    看着他挺拔的背影,李远站在原地沉思良久。</p>

    郑仪刚才的话里,似乎藏着更深的含义——那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听起来不只是在说常务副市长这个位置。</p>

    难道……</p>

    一个大胆的猜想浮现在李远脑海。</p>

    他迅速收起思绪,整了整西装,重新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p>

    现在,他需要先把这个常务副市长当好,才有资格考虑更远的事。</p>

    秋风渐起的一天,组织部的银杏已经开始泛黄。</p>

    郑仪刚开完一周例会,就被王振国部长叫到了办公室。</p>

    推门进去,只见王振国正站在窗边,手里捏着一片飘落的银杏叶,神情难得的惬意。</p>

    “王部长。”</p>

    郑仪轻声唤道。</p>

    王振国转身,难得露出笑容:</p>

    “小郑来了,坐。”</p>

    他走到办公桌前,放下手中的银杏叶:</p>

    “怎么样,来干部一处这几个月,还适应吧?”</p>

    “挺好的,已经熟悉了主要业务。”</p>

    郑仪谨慎回答,不确定王部长为何突然找他闲聊。</p>

    王振国点点头,慢悠悠地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牛皮纸袋:</p>

    “今天找你来,是有个私人话题要聊。”</p>

    郑仪看到纸袋上的”个人事项登记表”几个字,心里顿时明白了七八分。</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3/3404/35757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