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切香肠

推荐阅读:极道剑尊叩问仙道机战:先驱者的归来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大荒剑帝彼岸之主仙工开物遮天记混沌天帝诀吞噬古帝

    “朝廷新复旧都,百废待兴。

    “郡县僚佐、中枢郎官,皆需才德之士以备之。

    “陛下与亮等决议,将于三辅之地恢复察举之制。

    “愿诸公诸族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向朝廷举荐本族、乡里的俊彦之士,共奖王业。”

    既然徙民实边、兴修水利这两件动了关中大族利益之事,诸族没有提出什么异议,那么就该向他们提供梦寐以求,却在曹魏求而不得的政治利益了。

    然而席间诸族闻听此言,大多说不上有多兴奋,尤其京兆小姓,多是将目光朝韦杜二族的族老看去。

    按照后汉的惯例,举孝廉的名额与人口直接挂钩。

    人口大于二十万,每年举一人。

    十万到二十万间,二年举一人。

    十万以下,三年举一人。

    如今的三辅之地,没有哪个郡人口大于十万的,真按惯例来,基本是三年才能举一个孝廉。

    纵使季汉政策宽松些,大概也就每郡每年取一人。

    既然定额这么少,那么这所谓的孝廉,基本就相当于内定了。

    看来是季汉朝廷以此拉拢安抚京兆韦、杜,扶风马、苏,冯翊耿、吉等大族的一种手段,跟他们次一等的小门小姓关系不大。

    杜俭径直问道:“丞相,敢问大汉如今对各郡举孝廉、茂才等贤能定额如何,又以何为准?”

    诸族之长闻此,才又尽皆将目光往席间的丞相投去。

    丞相抚须而笑:

    “伪魏以九品中正之制,更易大汉察举旧制,其法虽曰取才,实则专重门第,致有上品多世胄,下品尽寒族之弊。

    “其中正之官取士定品,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

    “于是所取之士,多为关东世族子弟。

    “关陇俊彦,则沉沦下僚。

    “非止如此,据亮所知,自建安之世始,关中高才大德、冠冕令士便已为曹魏所防,难得重用。

    “关中乃大汉龙兴之地,自古良才辈出。

    “曹氏乱政以来数十年间,却未闻有关中大才为伪朝所重用,可想而知,不知多少俊彦被埋没,不得一展抱负。

    “是故陛下与亮等定议,愿在座诸族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尽将诸公所知宗族子弟、门客故旧、乡里亲朋,不避老少,上闻天听,

    “朝廷将敕选曹尚书亲加课试,咨以当世急务。

    “凡策问灼然有实才者,皆可面圣殿试。

    “但以陛下称可,则勿拘旧制,勿限门第,皆可擢用。

    “如是,倘得百人贤达,即举百人孝廉,倘有十士济世,便纳十士茂才。

    “以使朝收干器,野无遗贤。

    “至于往后,则扶风、京兆、冯翊,每郡一年察举孝廉二人,两年再举茂才一人。

    “大汉相府,此番亦将征辟熟知关中地理、民情,晓畅民事、军事之干吏贤才为掾属。

    “——其能通经义而明治道者,可擢;

    “——其善筹边屯田、理刑狱钱谷者,(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9/9713/93341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